时间:2022-09-21 15:21:10 | 浏览:2505
林巧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贾娇
夏至已至,所有美好也如约而至。在四川隆昌古宇湖,夕阳似金子般撒在湖面上,游客们悠闲漫步环湖栈道,拍照打卡;孔子公园内,市民、游客沉浸于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旗袍秀、汉服秀表演中;莲峰大剧院里,来自成渝两地和内江周边县市的群众与当地老百姓共同欣赏话剧《沙湾往事》……
当前,隆昌市正以争创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为契机,走上了一条创新、融合、差异化、高质量文旅产业发展之路,奋力谱写全域旅游时代的“隆昌新篇章”。
好底牌换金招牌 创建“名县”有实力
“立体史书”石牌坊、“川南明珠”古宇湖、“梦幻奇峰”云顶寨、“石化圣地”圣灯山……拥有富集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底牌”的隆昌在换取一张金牌“天府旅游名县”过程中底气十足,“中国石牌坊之乡”品牌影响力也随之放大。
早在秦汉时期,隆昌就已是“东连荆湘、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池叙马、东北阻安岳荣城、西南往黎雅僰羌,以弹丸之地而当六路之冲”的重要交通枢纽。
古因驿道置县,今因牌坊传名。隆昌现存石牌坊17座、石碑4座。2001年隆昌石牌坊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5年被中国乡土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2013年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2020年11月牌坊群荣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摸清“家底”,发现旅游新资源。在不久前结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隆昌全市共整理文化和旅游资源总数1839处,包括809处文化资源、1030处旅游资源。其中,五级旅游资源4个。“文化和旅游资源‘家底’的悉数摸清,有助于进一步理清文旅资源保护、开发思路,培育文化和旅游经济新增长点。”隆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格局创新未来 创建“名县”出实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发展优势?高位布局文化旅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隆昌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全局性工作来抓,形成每年“一次文旅工作大会、一个目标任务文件、一系列考核激励办法”的“三个一”文旅工作机制,实现各部门协同发展的大格局。
对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要求,隆昌市编制完善《隆昌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打造“世界石牌坊之乡”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将石牌坊群作为核心吸引物,将文化创意元素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全过程,形成以石牌坊为核心、城区为中心、特色乡镇为基础、景区景点为支撑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项目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古宇湖、尖山子等生态资源打造“巴山蜀水”生态康养项目;依托“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打造“巴蜀脊梁”红色旅游项目……一大批具有隆昌特色的文旅建设如火如荼,集聚发展能量,撬动隆昌创建设天府旅游名县新引擎。
行动力换吸引力 创建“名县”取实效
隆昌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笃定自信,更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主动作为,让隆昌实现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火遍朋友圈”的非凡跨越。
隆昌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以绿色旅游为支撑,推进全域旅游协调发展。2021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山川三线建设陈列馆、柴金良烈士事迹陈列室等5个本土红色教育基地得到精心打造和提升;培育稻田虾、虾田米等特色农业品牌18个;推进农旅融合经营模式建设,成立产业联合体,发展农民合作社181个、家庭农场126家,解决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让1100余户贫困户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推动了隆昌“牌坊、土陶、沱灌”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走出“深巷”,掀起了一场又一场“隆昌旅游热”。据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的2020年,隆昌共接待游客948.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26亿元。
“近者悦,远者来!”作为成渝腹心的重要节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明珠,隆昌在争创天府旅游名县这场“接力赛”中卯足了劲,以崭新姿态,喜迎八方宾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林巧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贾娇夏至已至,所有美好也如约而至。在四川隆昌古宇湖,夕阳似金子般撒在湖面上,游客们悠闲漫步环湖栈道,拍照打卡;孔子公园内,市民、游客沉浸于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旗袍秀、汉服秀表演中;莲峰大剧院里,来自成渝两地和内江周边县市
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7月14日,内江隆昌市南关石牌坊风貌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今年6月,一场融游览、剧本杀、沉浸式演出为一体的演艺项目——《遥感牌坊街》,在这里震撼上演,大受欢迎。此次风貌改造,就是为了增加声光电设备,让演出更加精彩生动。随着旅游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黄晓庆2001年, 隆昌石牌坊作为四川清代古建筑代表者之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时隔20年后,隆昌石牌坊的保护、规划和推广迎来新的契机。1月22日,著名诗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向以鲜,四
创天府旅游名县展隆昌变化新貌隆昌是家,在这里,不问他乡与故乡。隆昌也是远方,在这里寻觅诗意,心之所向。从浩渺的时间里定格珍贵的一帧。从深邃的镜头中捕捉生命的脉搏。隆昌摄影人以特有的灵感、靓丽的视角,见证家乡的真实与美好。隆昌市摄影家协会助力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 罗尹 唐广 摄影报道10月16日,内江隆昌市环城东路,中国西南国际轻纺城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外立面的装饰装修工作,一期项目正在收尾,原本灰色的混凝土外墙被越来越多光洁的瓷砖覆盖。西南
我们在非常多的科幻小说之中听说过四维空间这样的名词。这个东西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之中被描述的玄幻而又神秘。那么四维空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东西?他对我们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影响?
都说,电影是一台造梦机,是我们接触到的和梦境最像的艺术形式。电影《盗梦空间》是好莱坞史上最叫座的电影之一,它用电影还原梦境。梦境有很多层,梦境中的梦境,让故事变得错综复杂,每一层梦境空间的故事也比上一层
导 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时强调,“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建立健全分类管控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林巧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11月5日晚12点,车辆稀少的街道上,四川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安装隔离栏。隆昌市为了规范行车秩序、防止行人乱穿马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自11月3日起,利用晚间作业,在康复中路、康复西路、石油路等路段安
林巧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一个街区,6名三级街长,12名成员,街区从此有了管事儿的“主人”。这是四川隆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走深入实,联合公安、住建、电信、移动等部门自11月3日起全面推行的新的城市管理制度——“街长制”。所
倪涛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四川省隆昌市万隆路南北延线道路(含桥梁)PPP项目于2019年启动,作为四川省、内江市重点项目,项目进展受到广泛关注。鸟瞰效果图项目以PPP模式实施建设,社会资本方为长江航道局和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道路全长约430
林巧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1月26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宣读了《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成效显著县(市、区)、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重点帮扶优秀村的决定》。隆昌市
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王祥龙距离成都仅40余公里的四川省德阳市,其城市空间主要沿穿城而过的旌湖(由绵远河改造)布局。12月28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共德阳市委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未来,德阳将构建一个能容纳2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框架,德阳城市空间
大会现场。王东摄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 席秦岭9月23日,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代表中共攀枝花市第十届委员会作报告。现场,他再谈“构建‘三个圈层’重塑经济地理空间,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问
何佳林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生产伴随着某种“剩余”空间出现。既存在于都市景观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夹缝中,也分布在生活社区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碎片化和零散化的特点。如何将这些空间利用起来?在四川南充市顺庆区,在城市更新十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