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征集!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LOGO设计大赛启动

时间:2022-09-21 18:41:22 | 浏览:660

近年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契机,坚持把天冬作为东兴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为把“中国天冬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品牌打响,现由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契机,坚持把天冬作为东兴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为把“中国天冬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品牌打响,现由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主办的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LOGO设计大赛启动,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中国天冬之乡”LOGO标识和LOGO宣传语。

一、活动主题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LOGO设计大赛,等你来挑战!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止。

三、创作背景

详见附件。

四、作品要求

(一)主题鲜明,寓意深刻。设计标识应构思精巧、创意新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能充分体现东兴区砥砺奋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东兴区擦亮、打响“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的决心。

(二)设计新颖,表现力强。LOGO图案需简洁凝炼、色彩明快、品位高雅、美观大方。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和视觉传播效力,便于印刷和各类衍生产品制作,适用于专题网站、平面广告、出版物、纪念品、设施设备、证卡等场合,利于传播和应用。

(三)设计标识必须为原创,应个性独特,不得与其他图案雷同。一旦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由作者本人(或公司法人代表)独立承担一切后果并取消参选资格。

五、征集要求

(一)格式标准:LOGO标识、LOGO宣传语设计方案须提供A4纸规格彩色稿及电子版(矢量格式,文件小于5M;或者TIF、JPG格式,分辨率600*600 dpi以上),并附500字以内的设计理念说明或内涵注释。

(二)投稿方式:

1.邮件:将作品电子版以附件形式发送至邮箱:836979325@qq.com。邮件主题注明“中国天冬之乡”LOGO标识或者“中国天冬之乡”LOGO宣传语。

2.现场提交:将应征作品纸质件(彩色打印)和电子版送至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办公地点。联系人:马老师;电话:0832-5861116。(投稿时请务必注明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个人信息。)

六、评奖及应用

(一)征集截止后,邀请专家评委对征集的LOGO标识、LOGO宣传语设计作品进行初选确定入围作品;初选入围LOGO标识、LOGO宣传语设计方案通过“微东兴”公众号、掌上东兴APP进行网络评选,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将通过专家点评方式,确定最终使用LOGO标识、LOGO宣传语。

(二)征集活动奖项

通过海选入围LOGO标识20名、LOGO宣传语10名,每个海选入围设计作品可获得奖金1000元。

设置LOGO标识优胜奖1名,奖金40000元;设置LOGO宣传语优胜奖1名,奖金10000元。获得优胜奖的作品为中选作品。

(三)中选作品将可能根据主办方的要求进行不断完善和提升。最终定版“中国天冬之乡”LOGO标识、LOGO宣传语,再正式公开发布。

七、其他说明

(一)应征作品必须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的原创作品。

(二)应征作品不得对他人的注册商标、外观设计专利和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其他文本等构成侵权,如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均由作者独立承担一切后果。

(三)所有入围作品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权均归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完全所有,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可完全自主使用。

(四)参加征集者被视为理解并接受本公告各项条款的规定。

(五)应征作品无论入选与否均不予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六)其他未尽事宜由主办方负责解释。

附件: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情况介绍

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

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

2021年11月15日

参赛投稿地址:内江市东兴区栖霞路北段294号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五星小学背后四季康城写字楼4楼)

附件:

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情况介绍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契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依托打造“中国天冬之乡”为带动,大力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振兴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

一、简要介绍下东兴区基本情况

内江市东兴区原名内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处沱江中游,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幅员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14个镇、3个街道,总人口89万,是革命老区。因涌现出“当代世界第一画家”张大千、著名国画大师张善子、“书法一绝”公孙长子、“新闻巨子”范长江等一批杰出英才,享有“书画之乡”的美誉。有张大千纪念馆和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等国家AAAA级景区,2020年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先进县。近年来,我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契机,坚持把中医药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统筹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医药产业发展。据2018年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初步探明,我区目前中药资源有430余种,主要有天冬、黄精、白芷等13个品种,总面积7.8万余亩。其中,天冬是内江唯一的道地药材,《证类本草》《药物产出辩》明确记载,天冬“以产四川为上、主产在内江县(现内江市东兴区)”。

二、天冬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一)生态优势。东兴平均气温15-28℃,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330天,气温、日照、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天冬种植,经日本最大汉方药龙头津村株式会社收集我国各地天冬检测,东兴天冬为上品,符合出口标准。

(二)历史优势。史料文献和权威检测机构表明,内江天冬品相佳、等级高,富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强骨髓、抗肿瘤、抗氧化、美容养颜等功效,经浙江大学检测内江天冬浸出物含量达95%以上,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天冬;内江天冬可食用的记载历史有180年,天冬煲汤、熬制天冬膏、酿天冬酒、天冬蜜饯广受欢迎、视为佳品,建国后天冬蜜饯先后被四川省评为优质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东兴区正在申请药食同源。

(三)政策优势。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省市相继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明确东兴区是天冬重要产区,《内江市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将新医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成长型支柱产业加快推进,为东兴区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内江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十条措施》、《内江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明确把东兴区作为打造“中国天冬之乡”的重点县区。

(四)区位优势。东兴区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交通重要交汇点,地处“一带一路”沿线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核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三、天冬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成立组织,出台方案,强化保障措施。

一是2020年9月区委七届十四次全会决定,把天冬产业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在5-10年内,发展天冬15万亩,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值100亿。二是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发展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把中医药产业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三是率先成立了正科级事业单位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编制24名;四是建立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五是出台了《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调整充实内江市东兴区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实施方案》、《内江市东兴区天冬规模种植奖补方案》和《内江市东兴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区中药材规模种植补贴项目实施办法》等奖补政策,强化了政策保障;六是区政府成立每年财政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推出14亿元的基础设施债券用于天冬产业发展。七是优化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布局,推动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品牌、康旅“七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

(二)天冬一、二、三产业发展协同推进。

内入乡村推广种植。一是在全区布以“郭北镇”和“石子镇、白合镇”为核心种植基地为“两核”,以沿大清流河、小青龙河沿线十个镇种植带为“一带”的“两核一带”天冬种植格局。目前内江天冬核心种植区已栽种6500余亩,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二是同时积极建设“东兴-荣昌-大足中医药产业川渝合作试验区”,加强与重庆市荣昌区、大足区交流对接,加快推进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外出营销寻求合作。一是加快在田家镇建设东兴区大健康产业园,其中包括现代中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中医药大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和院内制剂中心,用于开展大宗中药深度加工、精准制造和天冬、黄精等大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二是积极引进中国国药集团、华润三九药业、北京同仁堂(四川)药业、好医生集团、四川省中药饮片公司等企业落户东兴区,合作研发天冬颗粒、天冬饮片、天冬保健品等产品,为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

致力开放形成联动。一是依托中农联•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在椑木镇建设辐射川渝滇黔四省的专业化中医药仓储物流基地及专业化交易市场,为中医药产业提供物流支撑。二是积极注册“中国天冬之乡”相关系列商标、品牌。加快天冬膏申报区级、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启动天冬蜜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内江市中心支行、农业发展银行内江市分行、兴隆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为我区天冬产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东兴区天冬产业发展。

(三)天冬科研先行推进。

一是加快基础性科学研究。东兴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等科研院所先后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天冬资源圃,合作开展内江天冬种植及药材等级标准化体系研究,合力攻关破解种苗组培技术瓶颈,加快申报内江天冬纳入食药两用物质管理目录。二是积极促成成果转化。积极促成我区医药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天冬经典名方开发、天冬产品成果转化等合作。淳宇惠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省中医科学院就天冬保湿面膜、天冬洗发水、天冬护发素、天冬餐具净、天冬洗衣液5个产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细化合作细节,争取今年10月产出成果样品;并计划转化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铁皮石斛酒。

(四)“中国天冬之乡”品牌建设。

一是“中国天冬之乡”成功授牌。2021年6月28日,中国特产协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评审活动组委会决定授予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称号。二是加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我区与新华社合作,将“中国天冬之乡”纳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传播中医药文化,用“中国天冬之乡”这块招牌,讲好天冬故事,擦亮中医药文化品牌,筑牢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加强挖掘本土中医药文化内涵。

四、发展天冬产业下一步打算

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建设,联动发展一二三产整体。

(一)加强中医药事业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区、镇、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优化中医药服务利用效率。区中医院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建设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加强与华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省骨科医院等头部医院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建设。加快新区中医药整体迁建工程,早日完成整体搬迁,建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平台(计划设置在区新中医医院二期内,面积2.4万平方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中医科和中医馆建设,把中医科打造成特色优势专科。各村卫生室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培养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二)加强中医药产业建设。按照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品牌、康旅“七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一产业加快完善天冬种植布局。整合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水利、交通、发改、财政、基层党建、文旅等资金,推进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加快建设国家级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天冬种质资源圃,建设良种繁育及规范种植研究基地,在全区布局以郭北镇、石子镇片区,白合镇、杨家镇片区核心种植区域为“两核”,以沿大清流河、小青龙河沿线十个镇种植带为“一带”的“两核一带”天冬种植格局,力争到2030年,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中药材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建成“东兴—荣昌—大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川渝合作试验区”。二产业加快构建中药材加工体系。筹建中国天冬研究院、天冬检测中心,瞄准精深加工和高端制药,培育引进好医生、北京同仁堂等优质企业,开发中药饮品、保健、美妆、抗衰老、抗肿瘤等产品,加快出台中医药工业奖补政策,与一产奖补政策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创建国家级现代加工产业园区。三产业推进中农联·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国家级仓储物流基地及专业化交易平台和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六统一”运营模式,致力于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中药材现代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推广中医药相关技术服务,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取得明显成效,使“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立中国天冬研究院,积极挖掘开发经典名方验方;在田家镇打造国家级中医药健康特色旅游示范区;积极注册“中国天冬之乡”相关系列商标、品牌,加快天冬膏申报区级、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挖掘天冬文化,讲好天冬故事;深度开发药茶、药酒、药膳等新产品和服务,提升中药材综合产值,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重点、药食两用品种为特色、生态旅游康养为延伸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打造东兴绿色发展新引擎。

【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 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

相关资讯

刚刚!张静当选内江市东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梅当选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

12月19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选举,并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康厚林、张静、李运书、林安金、向顺芳、徐松。大会由康厚林主持。本次大会应出席代表275人,实

征集!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LOGO设计大赛启动

近年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契机,坚持把天冬作为东兴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为把“中国天冬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品牌打响,现由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

张静当选内江市东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余梅当选东兴区区长

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26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执行主席康厚林、余梅、张静、陈泽清、林安金、徐松、吴大有、郑明全、刘敏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康厚林

推动东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内江东兴区召开“两个新城、三大园区”督导现场会

封面新闻讯(记者 马梦飞 摄影报道)为了加快东兴区“两个新城、三大园区”建设步伐。9月14日,内江市东兴区召开“两个新城、三大园区”推进督导现场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的方式来落实项目推进。14日上午,东兴区委书记徐炼英一行人实地调研了椑木新

“长江故里红色东兴” 封面新闻内江东兴区频道今日上线

封面新闻东兴区频道上线东兴区范长江故居张大千纪念馆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临江岛屿翠玲珑,幽径萦行鸟道通。”在遥远的明代,诗人马自然来到内江,伫立东兴区西林山顶,赋诗一首以抒情怀。跨越数百年,沧海化桑田,如今的东兴区已然巨变。这个地处成渝两地

内江市东兴区:全力打响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

“大家加把劲,争取尽快把土地整理出来。”时下,转眼间便岁末将至。在富溪镇白马滩村的山坡上,村民们正抓紧翻新土地,为下一批次的天冬种苗移栽做准备。近日,笔者独家获得第一手材料,东兴区已如期完成1万亩天冬种植。根据规划,东兴区计划用10年时间,

聚焦“一号工程”|规划种植15万亩 内江东兴区为何聚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

张铁军 张啸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大家加把劲,争取尽快把土地翻新和整理出来,还有十多天,天冬种植的最佳时节就到了。”11月30日,内江市郭北镇青台村村支部书记汪东海望着眼前的300多亩土地,此刻他正带领着村民抓紧翻新土地和育苗,为天冬种植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出席全会的有,区委委员25人、候补区委委员5人。区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列席会议。全会由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书记

四川内江:有序恢复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序

(抗击新冠肺炎)四川内江:有序恢复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序中新网成都9月19日电(王爵)18日晚,四川省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9月19日8时起,有序恢复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

9月19日8时起 内江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区域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9月18日,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区域梯次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通告内容如下:“9·08”疫情以来,内江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社会面疫情管控措施初见成效,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多举措抗旱减灾 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15日,内江市气象台发布首个干旱黄色预警,7月以来,内江高温极端异常、伏旱持续发展,抗旱减灾工作尤为严峻。对此,内江市东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多次召开抗旱保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

四川内江东兴区以“交通强区”打通经济发展“脉络”实现“内联外畅”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5月24日,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的第一批“郭北西瓜”下市。往年,瓜农以批发价卖给水果商,而今年因为内江绕城高速的开通,西瓜大棚距离小河口收费站仅数百米,来此采摘游玩的游客陡增。“采摘价高于批发价,弥补了前段时间因下雨

紧急寻人!内江东兴区公布1名密接者活动轨迹

内江市东兴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寻找次密切接触者的通告2022年8月27日,东兴区收到跨市密切接触者协查信息,我区1名居民系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我区立即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接触人员处

三大产业园助力 内江东兴区加快实施“产业强区”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立足“城市经济新引擎、绿色低碳宜居地”的发展定位,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面建设“五区四地”,走“产业强区”之路,按照“一区三园”布局,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新材料制造产业园、软件

“我们要从零开始,整装出发!”四川内江东兴区下半年这样“拼”经济

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7月29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委工作会议召开。“东兴区如何拼经济?我们要把资源拼到山穷水尽,把人才拼到江郎才尽,把力量拼到精疲力尽。拼出力度,拼出速度,拼出效率,拼出质量。”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用这句话,激励引导全区各级各部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巴塞罗那旅游网李沁影迷网王一博影迷网三清山旅游攻略江苏旅游网信托理财网仙女湖旅游攻略西班牙旅游网港式茶餐厅资讯网古驰奢侈品生肖兔运势网鼎湖山旅游攻略昆明旅游网曼谷旅游网保龄球初学网
内江新闻头条网-四川内江今日热点新闻、内江新闻网今日头条、四川内江东兴区新闻网、内江特色水果、内江特色美食、内江人才网、内江人才网招聘会、内江天气预报、内江市中区最新消息、内江东兴区最新消息。
内江新闻头条网 aisik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