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内江市东兴区:全力打响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

时间:2022-09-21 18:36:07 | 浏览:598

“大家加把劲,争取尽快把土地整理出来。”时下,转眼间便岁末将至。在富溪镇白马滩村的山坡上,村民们正抓紧翻新土地,为下一批次的天冬种苗移栽做准备。近日,笔者独家获得第一手材料,东兴区已如期完成1万亩天冬种植。根据规划,东兴区计划用10年时间,

“大家加把劲,

争取尽快把土地整理出来。”

时下,转眼间便岁末将至。

在富溪镇白马滩村的山坡上,

村民们正抓紧翻新土地,

为下一批次的

天冬种苗移栽做准备。

近日,笔者独家获得第一手材料,

东兴区已如期完成1万亩天冬种植。

根据规划,

东兴区计划用10年时间,

种植天冬15万亩,

大力发展以天冬为主导的

中药材大健康产业,

全力打响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

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

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天冬“一产”成效显著

冬季的东兴大地,许多农田都已褪去了“绿装”,位于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里,一排排绿油油的道地中药材天冬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站在山坡上,目光所及的田地里,连片的天冬“药田”已然成势,生机盎然。

“从荒山到青山,天冬从零散种植到如今4000余亩,青台村用了1年多时间。”看着眼前的光景,村党委书记汪东海介绍道,青台村于去年11月开始规划建设天冬基地,实行村集体牵头、合作社运营、村民合伙的三方抱团协作机制,采取“4222”收益分配模式,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基地建成后,预计天冬产量达4000万斤,产值约2亿元,纯利润约1亿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900万,每年人均增收3200元。令人欣喜的是,自发展天冬产业以来,村里有200余名村民没再外出务工,选择留在家乡、共建家乡。

青台村的发展模式,是东兴区大力推进天冬产业的一隅。作为“中国天冬之乡”,东兴区天冬的种植历史有600余年,可食用的历史记载有180余年。当前,东兴区正依托天冬独特资源,大力发展以道地药材天冬为主导的中药材育苗、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品牌、康养旅游“七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计划用10年时间,种植天冬15万亩,打造百亿产业。

2021年,东兴区已完成天冬种植1万亩,正逐步形成以郭北镇、石子镇片区,白合镇、杨家镇片区核心种植区域为“两核”,以沿大清流河、小青龙河沿线为“一带”的“两核一带”天冬种植格局,为天冬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6月28日,中国特产协会、中国特产之乡推荐评审活动组委会授予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称号。

精深加工稳步提升

“这一款精华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味道闻起来也很清爽……”2021年9月,在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上,天冬首次亮相,展出的天冬传统加工制作系列、天冬皮肤护理系列、天冬洗护系列、天冬清洁系列等30余种产品,广受客商欢迎。

为期5天的西博会,内江馆“东兴天冬展区”不仅登记了300余条意向购买者信息,还接下了一份天冬膏50万元的意向订单。

“不光要卖鲜货,还要规划精、深加工,同时带动服务、旅游、康养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东兴区积极推进天冬食药物质目录的审批,以天冬为原料,研发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特色蜜饯、日化美容等产品40个以上,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疫和健康保健服务方面的作用显现,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产生强大内生动力。如何用好中医药优势,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东兴区成功引进四川省淳宇惠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优秀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引导转化天冬等中药材保健品;并与中国国药集团、999药业、好医生集团、四川省中药饮片公司等知名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合作研发天冬颗粒、天冬饮片、天冬保健品等大健康产品;东兴区大健康产业园,现代中医药精深加工产业园、中医药大健康食品加工产业园和院内制剂中心等项目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

并依托国内专业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合作,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本土中医药人才“立体化”培训,不断夯实中医药产业科技基础,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携手中国农业大学规划设计院品牌研究中心建立天冬道地药材品牌体系,注册打造天冬商标品牌;与新华社合作,将“中国天冬之乡”纳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致力打造全国道地药材品牌建设标杆。

产业“智能”初具雏形

“分割增殖苗、转接培养基、记录观察生长数据……”走进位于东兴区红牌路的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冬组培车间内,几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将天冬增殖苗分割后,再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

“我们通过组培技术、科学的管理规划,一株优质的种苗,一年左右的时间培育就能培育出上万甚至上百万株。”内江市农科院助理研究员陈艾萌介绍,今年5月29日,由东兴区和内江市农科院合作的第一批天冬组培苗开始生产,自此,天冬种苗组培快繁工作全面铺开。

培养室里,一瓶瓶组培苗整齐地摆放在组培架上,瓶身上标记接种日期等信息,方便跟踪溯源。目前,培养室可达至最大陈放量13万余瓶,今年11月已陆续出苗,以实际行动助推天冬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业“芯片”是产业振兴之宝。为擦亮“中国天冬之乡”称号,东兴区着力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食品安全学会等科研院所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积极申报内江市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专家工作站,加快天冬组培实验室、溯源指挥中心、资源圃等科研配套基地建设,强力推进天冬种苗培育、关键种植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打造校地融合建设的“科技园”。

同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东兴区中医药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全产业链追溯数据可接收、分析和查询,既能为各个大健康产品制作独一无二的溯源档案,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同时也成为企业全面展示、营销优质产品的利器;溯源系统为东兴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后续将融入农情监测平台、地信指挥平台、中医药行情交易平台等互联网智能平台,为东兴区中医药产业智能化、场景化、集约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科技基础。

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东兴大地药材飘香,一棵棵天冬绿苗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产业“新宠”,逐步形成育苗、种植、加工、交易、研发、品牌、康旅等全产业链,也为村民带来更多就业岗位。

“窝距要间隔40公分左右,栽下去之后再进行填土……”测量、下苗、培土等工序一气呵成,在东兴区富溪镇的天冬种植基地内,来自白马滩村4组的胡文仙手脚麻利,不到20秒时间便完成了一株天冬苗的栽种。据介绍,该种植基地用工高峰期有100余人,现在每天用工近30人。园区后续的管理等也能让当地村民在家就能够挣到更多的收入。

位于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的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里浅丘纵横,曾经的撂荒地都已经栽种上了中药材,一株株绿苗长势正好。

“一亩地3年产生的收益分配到我们头上大概有1万元左右,同时还有一年1500元的管护费。3年下来,我这16亩大概可以拿到23万元左右。”杨长付介绍,以前,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撂荒的田地随处可见。园区建起来后,带动了这里的发展,类似杨长付这样通过管护获得分红的人还有许多。

为应对农村劳动力外流,该园区以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为基点,探索实践“六二二”模式。即经营成果按60%归劳动者、20%支付荒地流转费,20%归合作联合社投入再生产的比例进行分配,不仅有效盘活村里大量闲置土地,也让村民们成为产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精深加工,变“药材”为“药片”;

三产融合,变“园区”为“景区”

……

下一步,

东兴区将以中药材为引领,

突出绿色化、融合化、

集约化,建基地、

搞加工、创品牌,

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重点、

药食两用品种为特色、

中药商贸康养为延伸的

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

全力打造产业振兴新引擎。

【彭 莉】

相关资讯

刚刚!张静当选内江市东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余梅当选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

12月19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选举,并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康厚林、张静、李运书、林安金、向顺芳、徐松。大会由康厚林主持。本次大会应出席代表275人,实

张静当选内江市东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余梅当选东兴区区长

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26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执行主席康厚林、余梅、张静、陈泽清、林安金、徐松、吴大有、郑明全、刘敏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康厚林

推动东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内江东兴区召开“两个新城、三大园区”督导现场会

封面新闻讯(记者 马梦飞 摄影报道)为了加快东兴区“两个新城、三大园区”建设步伐。9月14日,内江市东兴区召开“两个新城、三大园区”推进督导现场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的方式来落实项目推进。14日上午,东兴区委书记徐炼英一行人实地调研了椑木新

“长江故里红色东兴” 封面新闻内江东兴区频道今日上线

封面新闻东兴区频道上线东兴区范长江故居张大千纪念馆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临江岛屿翠玲珑,幽径萦行鸟道通。”在遥远的明代,诗人马自然来到内江,伫立东兴区西林山顶,赋诗一首以抒情怀。跨越数百年,沧海化桑田,如今的东兴区已然巨变。这个地处成渝两地

内江市东兴区:全力打响擦亮“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

“大家加把劲,争取尽快把土地整理出来。”时下,转眼间便岁末将至。在富溪镇白马滩村的山坡上,村民们正抓紧翻新土地,为下一批次的天冬种苗移栽做准备。近日,笔者独家获得第一手材料,东兴区已如期完成1万亩天冬种植。根据规划,东兴区计划用10年时间,

征集!内江市东兴区:“中国天冬之乡”LOGO设计大赛启动

近年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契机,坚持把天冬作为东兴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为把“中国天冬之乡”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品牌打响,现由内江市东兴区融媒体中心、

聚焦“一号工程”|规划种植15万亩 内江东兴区为何聚力打造“中国天冬之乡”?

张铁军 张啸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大家加把劲,争取尽快把土地翻新和整理出来,还有十多天,天冬种植的最佳时节就到了。”11月30日,内江市郭北镇青台村村支部书记汪东海望着眼前的300多亩土地,此刻他正带领着村民抓紧翻新土地和育苗,为天冬种植

中国共产党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出席全会的有,区委委员25人、候补区委委员5人。区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区第七次党代会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列席会议。全会由区委常委会主持。区委书记

四川内江:有序恢复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序

(抗击新冠肺炎)四川内江:有序恢复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序中新网成都9月19日电(王爵)18日晚,四川省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9月19日8时起,有序恢复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

9月19日8时起 内江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区域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9月18日,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区域梯次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通告内容如下:“9·08”疫情以来,内江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社会面疫情管控措施初见成效,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多举措抗旱减灾 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15日,内江市气象台发布首个干旱黄色预警,7月以来,内江高温极端异常、伏旱持续发展,抗旱减灾工作尤为严峻。对此,内江市东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多次召开抗旱保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

四川内江东兴区以“交通强区”打通经济发展“脉络”实现“内联外畅”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5月24日,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的第一批“郭北西瓜”下市。往年,瓜农以批发价卖给水果商,而今年因为内江绕城高速的开通,西瓜大棚距离小河口收费站仅数百米,来此采摘游玩的游客陡增。“采摘价高于批发价,弥补了前段时间因下雨

紧急寻人!内江东兴区公布1名密接者活动轨迹

内江市东兴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寻找次密切接触者的通告2022年8月27日,东兴区收到跨市密切接触者协查信息,我区1名居民系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我区立即采取流行病学调查、接触人员处

三大产业园助力 内江东兴区加快实施“产业强区”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立足“城市经济新引擎、绿色低碳宜居地”的发展定位,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面建设“五区四地”,走“产业强区”之路,按照“一区三园”布局,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新材料制造产业园、软件

“我们要从零开始,整装出发!”四川内江东兴区下半年这样“拼”经济

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7月29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委工作会议召开。“东兴区如何拼经济?我们要把资源拼到山穷水尽,把人才拼到江郎才尽,把力量拼到精疲力尽。拼出力度,拼出速度,拼出效率,拼出质量。”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用这句话,激励引导全区各级各部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黄渤影迷网免费算姻缘网迪拜旅游网岳阳新闻头条网剧本杀剧本网东温泉风景网睡前故事大全平行世界之门高端全屋定制官网陨石资讯网成龙影迷网免费八字测算网NBA赛程网清源山旅游攻略飞猪旅行资讯网
内江新闻头条网-四川内江今日热点新闻、内江新闻网今日头条、四川内江东兴区新闻网、内江特色水果、内江特色美食、内江人才网、内江人才网招聘会、内江天气预报、内江市中区最新消息、内江东兴区最新消息。
内江新闻头条网 aisika.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