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源: 原创稿道地药材天冬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天冬”系列产品开发方兴未艾,天冬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天冬”品牌价值逐步提升……当前,内江市东兴区立足资源禀赋,致力打造以天冬为主导,三产融合发展,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为乡村振...
来源: 原创稿
道地药材天冬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天冬”系列产品开发方兴未艾,天冬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天冬”品牌价值逐步提升……当前,内江市东兴区立足资源禀赋,致力打造以天冬为主导,三产融合发展,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粮药套种 一亩地两收益
春分将至,气温回升。沱江水顺流而下波光粼粼,翻土机耕醒肥沃的土地,一株株刚种下的天冬苗迎风生长。3月的内江市东兴区,春风拂面,绿意葱茏,处处都是春播春种的忙碌景象。
“我们用天冬一年套种两季玉米,下半年再套种蔬菜,每个季节土地都有产出。”在白合镇恩德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种植户徐世华一边除草一边介绍。今年40岁出头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内江人,在返乡之前,在成都开办建筑公司,年收入达50万元。他说,之所以放弃稳定的事业,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种天冬,不仅是出于乡土情怀,也是看重东兴区天冬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亩栽两千株天冬,按最低产量来算,一株至少5到8斤。”说话间,徐世华算起了经济账,目前市场上新鲜天冬保底收购价5到7元一斤,亩产值至少都是5万元。基地第一期套种的300亩已经完成,预计二期将再扩种500亩。三年采收后,产值将达4000千万元以上。同时,该基地所采用的是“粮-药”复合种植模式,每个季节土地都有产出,实现收入不断“档”。
徐世华忙碌在土埂间,憧憬着未来。而此时,在位于郭北镇青台村的东兴区天冬产业园里,4000余亩的天冬整齐排列,长势喜人,生机盎然。“我们村除了引进天冬种植合作社,还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发展天冬产业。村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的形式入股,所有村民都是产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郭北镇青台村党支部书记汪东海介绍,今年,该村还将种植天冬6000亩,总面积将达到万亩以上。
“离家近,每天有70元的工资,天冬采收后还有分红。”正在移栽天冬的村民黄必安开心地说,“我们个个都是‘老板’。”
“明年就收成了,非常期待。““离家近,比打工好多了 。”天冬种植园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片欢声笑语中,种下增收致富的希望。
春日融融,万物复苏。站在白合镇华山村的山头,目光所及的土地已经种上了天冬,村民们正在地里忙着除草、施肥。山脚下,挖掘机轰隆作响、运输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
“今年,华山村计划种植天冬1000亩,现已完成种植400余亩,并且长势良好。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建设园区道路、砌筑坡壁、平整土地,为下一批种苗移栽做好准备。”白合镇华山村党总支书记高伟介绍,为促进该村天冬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华山村铆足干劲,大力引进专业合作社,并将争取的1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资入股园区建设,待天冬收获后,按照净收益的10%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承包商+村集体+劳动者+农户”发展模式,实现四方抱团合作、互惠共赢。
在东兴区,既有企业倾力投入的万亩“大手笔”之作,也有各专合社带动农户积极参与的“小成本”实践,“大珠小珠落玉盘”,汇聚成产业发展的磅礴力量。目前,东兴区已种植天冬1万余亩。今年将按照“一镇一园区”布局,在全区采取粮药统筹种植、粮药间作套种模式扩种天冬3万亩,实现“一亩两收益”,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15万余人。
精深加工 打造百亿产业链
天冬膏、天冬酒、天冬饮片、天冬蜜饯、天冬化妆品……在东兴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的产品展示区,天冬系列产品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我们已成功研制以天冬为原料的特色蜜饯、美容保健品等产品40余个,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厦门中科三安、华润三九、北京同仁堂(四川分公司)、四川中药集团等20余家知名中药材院所企业先后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或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成功引进种植企业数十家、全产业链企业2家,形成了昂扬起步的发展态势。”据东兴区大健康产业推进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东兴区在大力发展天冬种植的同时,将精深化加工作为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环节。
今年,东兴区将深入推进“田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或培育中医药大健康精深加工企业,筹建天冬酒基地,启动建设符合GMP标准的区域院内制剂中心,积极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重点、药食两用品种为特色、中药商贸康养为延伸的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身价”,形成长效、可持续发展模式。目前,已确定天冬加工的中药材原料及制品、保健品,饮料、饼干等天冬食品系列,洗护美妆系列,高端萃取系列等产品发展方向,坚持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发展战略,带动天冬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
科研加持 助推产业发展
分割增殖苗、转接培养基、记录观察生长数据……在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冬组培车间内,几名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将天冬增殖苗分割后,再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工厂化组培快繁技术,选用质量好、产量高、抗性强的植株做母本,把优良的性状传递下去。”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吕向阳介绍,通过组培技术、科学的管理规划,一株优质的种苗,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培育出上万甚至上百万株,保障种苗满足规范化、规模化生产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今年,东兴区将大力投入中医药科研工作,优化天冬快繁技术体系,制定内江天冬种苗质量标准(试行),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进行天冬资源鉴定与评价、天冬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天冬品比试验,研制天冬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测试指南,研发天冬科研生产服务信息系统,开展天冬测土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天冬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据了解,目前,东兴区已完成中药材追溯体系前端设备暨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安装,并陆续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还将建立东兴区科技创新实验室,完成天冬化妆品系列产品、大健康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启动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内江产业技术分院、专家博士后研究中心和中国天冬院士专家工作站,助推天冬产业发展。
大河奔流开新路,层峦竦峙争高峰。东兴区将持续深化“七位一体”发展模式,推动天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成为东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致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擦亮打响“中国天冬之乡”金字招牌。(吉方清 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