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8:20:28 | 浏览:834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6月初夏,在四川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稻-蒜”轮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正有序进行;在四川菲德力制药厂房内,菲德力制药胃蛋白酶和胃膜素联合提取产业化项目已经完成,单位产量明显提升;在电子商务领域,城市生活智慧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已经完成技术平台研发。
上述三个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的项目,都是内江市东兴区向上级申报获批的科技项目。
以“科技强区”为引领,东兴区坚持把科技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城市生活智慧服务管理平台(图三)
获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今年初,科技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其中东兴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榜上有名。
作为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东兴区科技孵化器以建立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等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为切入点,创新实施特色孵化模式,深入了解创业者的痛点和真正需求,与孵化器企业共成长,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孵化器现孵化面积已达1.03万平方米,累计取得知识产权超过220项,争取国、省、市级科技项目资金340余万元。正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个,重点支持工业企业,稻蒜轮作、天冬等农业产业发展。
四川菲德力制药厂房(图二)
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不仅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还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长江农业园区,省级科普基地范长江纪念馆。”东兴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近几年,东兴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行动和重点民营企业创新引领行动,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培育一批创新骨干和龙头企业。
目前拥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已达88户。202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11.4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上报 1.6亿元,较上年增长33% 。创新主体不断充实,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四五”期间,东兴区计划每年培育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力争“十四五”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达到20户以上。
稻-蒜”轮作示范基地(图一)
成立农业科技专家团队
校地合作促进产业发展
地上种什么?产业怎么规划?病虫害如何防治?这些都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乡村振兴,东兴区成立了32名区内外农业科技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团,组织专家在林业、水产、蚕桑、中药材种植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开展各类科普、培训和技术指导活动。
卫健部门还同10余家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助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东兴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区”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在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和创新保障上下功夫,引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绿色低碳宜居地建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12月19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进行大会选举,并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康厚林、张静、李运书、林安金、向顺芳、徐松。大会由康厚林主持。本次大会应出席代表275人,实
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26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执行主席康厚林、余梅、张静、陈泽清、林安金、徐松、吴大有、郑明全、刘敏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大会由康厚林
封面新闻讯(记者 马梦飞 摄影报道)为了加快东兴区“两个新城、三大园区”建设步伐。9月14日,内江市东兴区召开“两个新城、三大园区”推进督导现场会,通过实地调研、座谈的方式来落实项目推进。14日上午,东兴区委书记徐炼英一行人实地调研了椑木新
来源: 原创稿软糯可口、清香四溢的天冬八宝饭,外脆里嫩、味美香浓的拔丝天冬,色泽诱人、皮薄馅鲜的天冬包,养颜嫩肤、黏稠顺滑的天冬羹,清亮鲜香、益肺补气的天冬芦花鸡汤……2月22日,在内江市东兴区“薪火相传育人才,艺传帮带谱新辉”中式烹调技能
封面新闻东兴区频道上线东兴区范长江故居张大千纪念馆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临江岛屿翠玲珑,幽径萦行鸟道通。”在遥远的明代,诗人马自然来到内江,伫立东兴区西林山顶,赋诗一首以抒情怀。跨越数百年,沧海化桑田,如今的东兴区已然巨变。这个地处成渝两地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6月初夏,在四川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稻-蒜”轮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正有序进行;在四川菲德力制药厂房内,菲德力制药胃蛋白酶和胃膜素联合提取产业化项目已经完成,单位产量明显提升;在电子商务领域,城市生活智慧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立足“城市经济新引擎、绿色低碳宜居地”的发展定位,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面建设“五区四地”,走“产业强区”之路,按照“一区三园”布局,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新材料制造产业园、软件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5月24日,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亢家村的第一批“郭北西瓜”下市。往年,瓜农以批发价卖给水果商,而今年因为内江绕城高速的开通,西瓜大棚距离小河口收费站仅数百米,来此采摘游玩的游客陡增。“采摘价高于批发价,弥补了前段时间因下雨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尤为重要。内江市东兴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用好财税增收组合拳,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昂扬姿态,弹好“收、支、争”三重奏。内江市东兴区郭
(抗击新冠肺炎)四川内江:有序恢复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序中新网成都9月19日电(王爵)18日晚,四川省内江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通告:9月19日8时起,有序恢复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部分农村区域生产生活秩
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15日,内江市气象台发布首个干旱黄色预警,7月以来,内江高温极端异常、伏旱持续发展,抗旱减灾工作尤为严峻。对此,内江市东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多次召开抗旱保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
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7月29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委工作会议召开。“东兴区如何拼经济?我们要把资源拼到山穷水尽,把人才拼到江郎才尽,把力量拼到精疲力尽。拼出力度,拼出速度,拼出效率,拼出质量。”东兴区委书记康厚林用这句话,激励引导全区各级各部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8月10日,内江市东兴区收到外省密切接触者协查信息,东兴区有2名居民系外省市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依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东兴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接触人员处置等必要措施,目前该2名密接已集中隔离,密接1,8月8
长期以来,内江市东兴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政策向教育倾斜、资金向教育投入、人才向教育聚集,全力推动教体事业创新发展。加快教育基建步伐春日天正晴,施工忙不停。位于内江市东兴区北环路的东兴初中牛牦山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塔
“最内江”公众号消息,3月23日,内江市东兴区发现1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市级专家组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属境外输入病例复阳人员。该人员于2021年12月2日在老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并隔离治疗。2022年2月7日从老挝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