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区与峄城区的发展之痛(上篇)

时间:2022-09-21 04:15:35 | 浏览:1122

市中区,曾经枣庄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峄城区,曾经紧靠枣庄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04年,随着枣庄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陆续西迁,市中、峄城这两座“县城”的发展轨迹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本编作为根植枣庄30余年的枣庄人,接下来,将以

市中区,曾经枣庄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峄城区,曾经紧靠枣庄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004年,随着枣庄市委、市政府等市级机关陆续西迁,市中、峄城这两座“县城”的发展轨迹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

本编作为根植枣庄30余年的枣庄人,接下来,将以《市中区与峄城区的发展之痛》为题,分上、中、下三个篇章浅析两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今天,请看上篇《市中区:“搬家式”支援之痛》


今年初,面对湖北省疫情的爆发式增长,山东省掏心掏肺的硬核支援被网友盛赞为“搬家式”支援。回望过去的几年,其实市中区对枣庄新城的发展支援也是“搬家式”的。

造成“搬家式”支援的根源,在于市驻地西迁是枣庄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国家或区域的顶层设计,因此,枣庄新城的建设得不到任何“市外力量”的支持,发展只能靠自己。再加上枣庄市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因此,“家底转移”就成了“造城”的最佳路径。据本编不完全统计,仅是最近几年,从市中区“完全西迁”或“部分西迁”枣庄新城的市级机关、金融机构和教育、医疗等核心资源就高达20个以上,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的几年还将持续,由此带来的后果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吸附能力的下降;

二是产业承载能力的降低;

三是宏观政策倾斜的边缘化。

伴随大批核心资源陆续西迁,市中区原有的“中心城优势”加速衰减,与兄弟区的“发展比较优势”也越来越低。应当说,为了“突出枣庄新城首位度”,市中区和市中区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


面对“市驻地”光环的一去不复返,可喜的是近年来市中区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积极调整心态、振奋精神,通过“双招双引”、加大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途径,成功培育了“泰和科技”等明星企业,招引了“中国建材”等实力央企,谋划了“人民路小学”等优质院校,规划了“东湖新城”等发展高地,城乡面貌、宜居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向好,也让不少市中人民逐步重拾发展信心。


最后,本编寄语市中区:

“百年枣庄城”的深厚底蕴在市中区,“枣庄中心城”的东城核心在市中区。期待市中区甩开膀子、破浪前行,加快打造成为“城市转型的示范区”和“全市商业的中心区”,全面开启崭新的“后市中时代”。

枣庄洞见不创造信息,只创造价值。下期,枣庄洞见将带来《市中区与峄城区的发展之痛》中篇,精准解析“峄城之痛”。读到这里,你应该转发、评论了,分享枣庄洞见的文章,是个人高品味的体现。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蛇宝宝取名字大全小米电视评测网南宁午托网今日南平新闻网CoCo都可优惠券刘亦菲影迷网攀枝花今日新闻网长城坦克评测网高空跳伞运动网马可波罗瓷砖资讯生肖鸡运势网马嘉祺歌迷网宁德时代A股徒步旅行网建筑建材采购网
内江新闻头条网-四川内江今日热点新闻、内江新闻网今日头条、四川内江东兴区新闻网、内江特色水果、内江特色美食、内江人才网、内江人才网招聘会、内江天气预报、内江市中区最新消息、内江东兴区最新消息。
内江新闻头条网 aisika.cn©2022-2028版权所有